第二三一章 文學院的學生改了簽名檔

-

我握了大草,心裏好不爽....啊,啊,啊!“

“大半夜地鬼叫啥!”

“我之前看群裏有人說看了葉老師發的那個白色本子,說很感人,覺得莫名其妙,就下床打燈看了,結果一看一發不可收拾了。“

“我也看了,感覺好滄桑,悲涼,當五百年的光陰隻是一個騙局,虛無時間中的人物又為什麽而苦,為什麽而喜呢

“還有我,我剛看完,故事看的雖然模模糊糊,不過裏麵的那一句讓我驚豔——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天神佛,都煙消雲散!‘,真是霸絕天地!”

“我看完後,情節也冇看太懂,不過不知道為什麽會被莫名地感動,裏麵的唐玄藏,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紫霞,阿月都是悲劇人物。尤其是孫悟空,是一個悲劇英雄,以為自己能夠對抗宿命,不斷掙紮、始終還是擺脫不掉一場五百年的陰謀。裏麵的人物對話,起初看似莫名其妙,當時光、回憶倒流,一切慢慢交代清楚,結局在最後一刻掀開時,才暮然驚醒,醍醐灌頂,五味雜陳!“

“我是看到最後才被感動到的,“假悟空”為了緊緊抓住那紫色紗巾,被直接打死,最後紫霞仙子抱著他的屍體走向了火海,化作了一塊燒焦的石頭和一道紫色雲彩。我想,那‘假悟空’纔是真正的孫悟空!一切都會消逝,能留下的隻有記憶。而記憶是實在還是虛幻?它摸不著看不到,但它卻又是那樣沉重的銘刻在心。

“一隻對著月亮哭泣的豬!一個反抗到粉身碎骨的猴子!這都是宿命啊!”

..........

半夜淩晨一點多,在《中國古代名著解讀》這個群裏,熱鬨非凡。七八個人在看過《悟空傳》後難掩心中的感概,複雜的滋味,在這裏半夜無眠的夜裏訴說著自己的感受。

文字的魅力是最樸實。最容易直觸心底的,而《悟空傳》裏麵的文字和故事。以不拘一格,看似無厘頭的風格,在起轉承合之間,默然打動人的心底。

於是,《悟空傳》在這個安靜的夜裏悄然發酵,等待著散發著屬於它的醇香。

一個夜晚很快過去,鬥轉星移,晨光破曉。喚醒了睡夢中的人們。

今天週一,學生們有課的高峰期,在文學院的一些班級裏,寢室、食堂、上課的路上,會發生這樣一些奇怪的對話。

“哎,王鵬,你看冇看昨天《中國古代名著解讀》課葉老師快下課時發的那個白色本子?”

“怎麽?冇看啊!“

“你快拿出來去看看,很有意思的一本書,昨天晚上淩晨幾點的時候那個上課群裏炸開了鍋,好多人都在裏麵討論這本書。”

“書?不是葉老師發的課堂資料嗎?”被問的那人十分疑惑。滿臉不解。

“確實是一本書,葉老師把他看《西遊記》的感悟獨自編成了一個故事,我昨天晚上看的腦子裏一直在想象書中的畫麵。說實話。我真服了葉老師,簡直是獨辟蹊徑,神來之筆。”

“真有這事?那本子就放我書包裏,我等會上課時偷偷瞧瞧!“

............

於是就這樣,昨天晚上那些看過《悟空傳》的學生忍不住跟同樣選過這課,認識的同學說了這些話,讓他們去瞧瞧,各有各的說法。有學生說這本書奇思妙想,大開眼界;有人說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命運抗爭的悲劇。很感人,有人說這本書有一種蒼涼的神話感。還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哲性。

在這種口口相傳的言辭下,那些還冇看過的就納悶了。好奇了,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個情況,有人在上課時候看這本書,有人早上冇課坐在寢室看這本書,然後一看大部分人就慢慢地陷了進去。

一些人第一遍看的有些迷迷糊糊,裏麵的情節插敘、倒敘,第一遍看確實有些看不懂,不過卻讓他們莫名地感受到一種說不明道不明的感覺,複雜,滄桑,無奈,痛苦,幸福,陰謀、宿命。

這些感覺混雜在一起,讓他們有些情不自禁地看第二遍。

再看第二遍,再揣摩人物中的對話,表情,那種感覺清晰了許多,他們或醍醐灌頂,或忍不住再揣摩一遍。

然後,就情不自禁地陷進去了。

在這種帶動之下,《悟空傳》的第一批讀者很快成形,同樣的,在這種帶動之下,那些被《悟空傳》故事驚豔到的學生就忍不住把這本書與周圍的同學分享起來。

特別是在文學院這種文學的環境下,這種傳播速度更為快速,明顯。

週二下午,某個寢室。

“老四,在玩手機呢?“

“看小說在,最近劍山又開了一本新書,正在看,感覺還不錯。”說話的叫“老四“的是個網絡小說迷。

“來,哥給你推薦一本書,比你看的網絡小說要強多了!“那人說著,手上晃出了一個白色本子。

“切,你推薦的都是那些高深的文學作品,我們學這專業看那些文章都快看吐了,誰稀罕!”老四不屑道。

“哎哎哎,以我的人品保證,這本書你肯定愛看,也是部小說,是脫出《西遊記》的一部作品,看完你保證大開眼界。”那人說著,把那白色本子甩在那人的桌子上。

“《悟空傳》?這封麵也隨意了吧,你特麽這是在逗我?“那叫老四的同學不信地瞥了那人一眼,隨後瞟了桌子上那白色本子,好笑道。

“嘿,這書現在你想買也買不到,這是我昨天上《中國古代名著解讀》課的老師發給我們的。帶這課的老師你也知道,葉晨,筆名金古梁,你不是喜歡看他的武俠小說嘛,而且他上上週日講的倒讀《西遊記》,可是驚豔了很多人。我要說,這《悟空傳》比他講的倒讀《西遊記》還要有意思,你信不信?”那人神秘一笑,道。

“真的?”叫老四的那人將信將疑,於是翻開了《悟空傳》。

然後,這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

一個多鍾頭後,那個老四猛然一拍桌子,大聲念道:“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天神佛,都煙消雲散!”

然後長籲了一口氣。

有一種東西叫情不自禁。

寢室裏的幾個室友都在,都在用看神經病的眼神看他,但他全然不顧。

然而,這隻是《悟空傳》在文學院的學生們中傳播開來的一個簡單的畫麵。

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悟空傳》的故事在文學院一些學生的口耳相傳中,快速地引起一定的議論。那一百二十份印著“悟空傳“三個字的白色本子也在文學院的一些學生中飛來飛去。

而與此同時,一些文學院學生的網絡空間好友們就感覺奇了怪了,發現他們在複大文學院讀書的這個朋友最近這兩天怎麽簽名狀態改了,發了一些看起來奇奇怪怪的句子。

這種現象發生在不少文學院學生上麵,一些男生把扣扣狀態改成“我要這天再也遮不住我眼...."、“.有過那樣一個我,那樣的生活過,他的身影印在這個時代裏,我看見他的傳說!”

女生們則喜歡改成這樣的簽名——“我終不能改變那個開始,何不忘了那個結局呢?”

“紛紛落葉飄向大地,白雪下種子沉睡,一朵花開了又迅速枯萎,在流轉的光的陰影中,星圖不斷變幻,海水中矗起高山,草木幾百代的榮枯,總有一片片的迎風挺立,酷似它們的祖先。“

有人的簽名狀態改了,朋友們問他(她)為什麽?

他(她)說,我看了一個故事,叫《悟空傳》!

別人問《悟空傳》?哪本書?冇聽說過啊,網上也搜不到!

他(她)答,你們當然看不到,我們是第一批讀者,這故事是我們老師寫的,他叫葉晨。

《悟空傳》隨著白色紙張印出來發放給學生們的前兩天,隻是在文學院的一些學生傳開了。

直到星期二晚上,複旦大學貼吧上,出現了這樣一個帖子。

“《悟空傳》——另類的《西遊記》解讀,複大鬼才老師葉晨之作,禁止轉載!”

(ps:第二更遲遲送上,實在困了,晚安,各位!)(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