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金氏武俠前奏

-

“俠者,亦正亦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這句話一出,有如風雷之聲,在偌大的教室裏悠悠迴盪,傳進了台下每個人的心裏。

台下的眾人,聽到這幾個字,雖聽不懂具體的含義,卻能感受一股蕩氣迴腸之氣油然從心底而生,撩撥的心緒都有些盪漾。

“叮鈴鈴”,一陣急促的下課鈴聲響起,這堂課結束了。

學生們被急促的鈴聲驚醒,不知是誰喊了一個‘好“字。

台下響起了一片掌聲,掌聲雷動,經久不熄。

外麵下課的學生經過這個教室時,好奇地往裏麵張望,隻看見一個穿著白色襯衣的年輕男子站在講台上,應該是老師吧,不知道講了什麽精彩的東西,引得下麵的學生一直在鼓掌。

“好了,這節課結束了,很高興今天能給同學們上這一堂課!”台上,葉晨,微微一笑,宣佈了下課。

一說下課,隻聽見椅子的啪啪聲,隨後是腳步聲,台下的文學係學生一窩蜂地全部往講台上湧過來。

“金老師,幫我簽個名。“

“金老師,你今天的課講得好好。”

“金老師,我能要一個龍套嗎?就像你說的亦正亦邪的大俠,我叫曾洋,不要出場就死的那種。”

“唉唉哎,別擠啊。金大大,我是你的忠實讀者啊,經常在你wei博上冒泡的...”

“。。。。。。”

學生們太熱情了,葉晨被圍了起來,擠得水泄不通,他隻能苦笑地應付著。

終於在下一節課上課的時候,另一箇中年婦女進了教室,奇怪這些學生圍著一個陌生年輕人在講台上乾嘛。喝了一聲,隨後那些學生纔回了座位。葉晨也因此才從教室“逃”了出來。

中年婦女上課之前,好奇地問了一句,剛纔的那年輕人是誰啊?你們圍著他乾嘛?

下麵的文學係學生回答,“他是金古梁“

“金古梁?哪個金古梁?“

“寫武俠小說很有名的那個”

中年婦女聽明白了,心裏詫異。金古梁的名聲他是有耳聞的。聽聞同一個院係的白千山老教授就喜歡研究此人的作品。

“他來乾什麽?”

“白老師請的他來給我們講一堂課。“

.........

和白老教授出了教學樓,葉晨微微抬頭,外麵的眼光很刺眼,天氣又熱浪驚人,不過他心裏卻是舒爽無比。

《多情劍客無情劍》裏說高手都是寂寞的,他雖不是一個真正的高手,腦子裏卻是一個世界的文化瑰寶,從某方麵來說,他是“寂寞”的。因為冇人知道,隻有他知道。

這一堂課,給這些大學生分享”自己“腦中的武俠文化,讓他有些感觸。

他在這堂課上講了金庸先生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感覺有種跨越世界空間的感覺,感覺他有一種使命,是連通兩個世界的使者。

他還記得。在射鵰三部曲第二部《神鵰俠侶》中,大俠郭靖對年幼時的楊過說了這句話。

“過兒。你理解‘俠‘這個詞嗎?“

“行俠仗義,嫉惡如仇。“年幼時的楊過這麽回答。

“不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是啊,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新派武俠的崛起。由梁、古、金三俠客繼承發展,梁羽生繼承傳統武俠,推成出新,以《龍虎鬥京華》創新派武俠之始,以曆史厚度感加入武俠。以雍雅文風著稱,以悲情武俠留名,被後世人成為儒俠。古龍文風劍走偏鋒,奇絢詭異,注重現實心裏的描寫,以詩意的語言蘊含哲理,以現實兩極的衝突創造劇情,被人稱之為“奇俠”。而金庸,吸收了當時西洋的文化,中西合璧,文風大成,故事中又是一個個奇情怪戀,恩怨糾葛,引人入勝故事中大俠亦正亦邪,為國為民,頗具大氣,由此,金庸被稱為“大俠”。

葉晨在今天這堂課上,以自己的身份從梁羽生講到古龍,再引到金庸的“俠者,亦正亦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因為他的下一步,準備開寫金氏武俠了。

當天,葉晨和白千山老教授吃了一頓晚飯,聊了許多之後,他便登上了晚上飛往魔都的航班。

而就在他在中國師範大學上完那一堂課後,當天下午,中國師範大學的貼吧出現了一條帖子。

“今天終於碰見活的金穀梁了!好年輕,你們知道金穀梁是誰不”

吧友回覆,“誰啊!”

“《多情劍客無情劍》知道不?”

“不知道”。

“《雲海玉弓緣》這部電視劇你知道不當初全國熱播過!”

“這個我知道!看過還不錯”

“這部劇就是他的武俠小說改編的!”

“真的啊?”

“那你知道《第一次親密接觸》不”

“這當然知道,當初這部小說和電影很火,我還看過,很不錯。”

“那你知道這部小說的作者是誰不”

“作者名字不是好像叫葉晨嗎?”

“看來你隻是半斤八兩,葉晨就是金穀梁,金穀梁是他的筆名!”

“臥槽!那你在哪裏見到他的”吧友驚訝的回覆。

“就在我們班,上一節課我們老師邀請他來給我們講了一節課,我們見到他本人了,很年輕,說話還很幽默,哈哈!”

“臥槽,臥槽,臥槽”

於是,在這條帖子發出去不久後,貼吧上就出現了各種各樣關於葉晨出現在中國師範大學的帖子

“號外號外,數月前,火遍全國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小說作者和wei電影導演葉晨出現在我校,應邀給文學係的學生講武俠。”

“有圖有真相,文學係教授白千山今日邀請著名武俠小說家金穀梁給他的學生們講了一堂課!下麵放照片。”

“感覺學校好low,這麽有名的一個小說家,學校應該放訊息出來啊,讓我們知道嘛,我很喜歡《第一次親密接觸》,想瞻仰一下作者。”

“……”

師範大學貼吧們的學生對此事八卦了一下,很是熱鬨。

這事就這麽傳到了外界,被媒體

記者們報道了,引發了不一樣的爭論。(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