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1章 太客氣了

-

就在星光大廈辦公室裡,李文星跟蔡士怡的談話,共計談了八天之久,實在是需要商定的事情太多太多,

都不用說星海係的第二家公司,星海證券投資和理財管理(以後簡稱星海投管),其中涉及的問題就海了去,蔡士怡直接羅列出一千多項條款需要商定,

就說星海係的第一家公司,李文星的個人資產管理公司,光是這家公司,他就給弄出了好多個『操』作項目,並且是需要蔡士怡在一年內就全部落實到位,

這其中涉及到的,是李文星在全球範圍內的諸多投資計劃,大到投資微軟、蘋果這兩家當前還是小作坊的科技公司,小到去澳洲買地蓋農場搞畜牧業,

總之,林林總總,有上百項之多,且每一項的投資任務,李文星都給出了具體的思路,以及『操』作上的意見,

正如他之前承諾的,他不會指使蔡士怡做一些她能力範圍以外的事,如果有什麼事需要做,那一定是有完整的執行計劃交給蔡士怡,對方隻需按部就班。

而星海係除這兩家公司之外,同樣還有第三家子公司,星海銀行,

儘管星海銀行目前仍然隻是處於籌備階段,就連牌照也還冇有申請下來,

可銀行內部先期就必須商討好的事務,全都需要李文星這個大老闆敲定,這裡麵所涉及到的條款細節就更多,

大到銀行股東董事會的組建,隻靠李文星一個人當然不可能建起一家銀行,那樣政服和銀行同業公會根本不會審批牌照,隻能做三級銀行,非他本意,

小到銀行的辦公大樓,金庫設立、門店裝修、日常運營、服務項目,等等,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想要成立一家銀行,如此重要的事情,李文星當然是得親自過問,且細緻到方方麵麵過,不可能像是以前一樣,隻給彆人一個大方向,就讓彆人發揮,

真要完全放手給蔡士怡去發揮,不說信不信的過,就說對方的能力,都不一定能達到他所要求的最低標準。

嗯,順帶一提,星海銀行的出現,是李文星在家裡陪林雪莉和女兒的時候,就確定下來的計劃,

然後藉著給女兒擺滿月酒時,邀請來一票大佬們,直接公開提出來,說自己想給女兒辦個銀行,存點零用錢,所以對外招股五億港幣,有意者自行認購,

由此而來,早已提前就得到訊息的胡苮、何佐治、李兆積、利蕭何夫『婦』、王德暉夫『婦』,等幾位之前就有合作的老闆馬上紛紛響應,說笑間就拿下四億,剩下的一億更是被其他人火速瓜分。

冇辦法,誰讓李文星太能賺錢呢?當時星企業第三季度的財務報表剛剛披『露』出來,淨收益直接就突破五億,

以如此強大的賺錢能力,李文星說要投資一個其他項目,他們可能會稍作考慮,可他是要開銀行,這個就完全不需要猶豫,因為根本用不著猶豫。

銀行的盈利方式,銀行的存在,本身就是對他們這些人最有利,拿著儲戶的錢搞投資,多大的便宜?如果自己也成了銀行的股東,以後貸款豈不更方便?

至於投資風險?這年頭,還有什麼比開銀行風險更小的投資嗎?銀行可是專門吸引彆人存錢的,隻要有錢,什麼風險都不算事兒,最多就是以後監督好放款的業務,就算賠也是李文星賠的多。

當然,這也是得益於香江的銀行業,目前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鼎盛階段,還冇到往後幾年中小銀行陸續破產的時期,

也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文星發起的星海銀行招股事宜,短短一兩天就搞定,再加上梅玉珍投資的一億,他自己拿出四億,總股本十億的銀行就成立啦,

再到的今天,經過四個月的籌備工作,星海銀行的牌照馬上就可以到手,人員的招募、各種部門的搭建,也差不多準備就緒,隻等辦公大樓、分行門店裝修好,就可以正式開門營業。

比較遺憾的是,李文星在這期間還邀請過金髮鬼婆王艾琳,想讓對方跳槽過來,幫他打理星海銀行,

隻可惜,人家直接就給拒絕了,絲毫不拖泥帶水,連一丁點機會都不給留。

直到後來李文星才從蔡士怡這邊得知,王艾琳居然是花旗銀行的第三股東家族,佩雷斯家族的嫡係成員,

尼瑪,這可真是開了個國際玩笑,李文星也是這個時候纔想明白,怪不得當初花旗銀行的暴『亂』事件,能夠那樣輕易的就壓下去,原來如此啊,

想一想,當時九隆花旗銀行分部遭受巨大損失,王艾琳在港島那邊臨危受命,單槍匹馬跑過來跟他談判,

那時他的態度是何等強硬,因為還在氣頭上,隻想著如果花旗不肯妥協,他甚至想要把王艾琳也給乾掉,

然後,不妥協可能連命也保不住,或者灰溜溜逃回米國,也就在這種『逼』迫下,對方纔不得不處理掉衛熊琦,

再後麵,雙方之間有了相對緊密的合作,花旗也成功接著那份中小個體戶貸款的項目計劃打開局麵,更是因禍得福,坐上了花旗銀行的香江分行長。

唏噓,人生還真是充滿戲劇『性』,以前還威脅過人家,現在再想起來,自己後來之所以能輕易過關,也是有人家的一部分功勞,女人嘛,不愛鬥勇耍狠,要是換個男人來,自己估計就得涼涼。

隻不過,現在星海銀行缺少帶班人,這就是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

如果能給星海銀行安排一個優秀的帶班人,那將比十個好點子都管用,參考彙豐銀行的大班沈皕,這傢夥幾年時間,就讓彙豐銀行的資產翻了百倍。

真要算起來,當前的彙豐銀行,其實也冇有多麼牛叉,可是等它翻過八零年,一下子就膨脹起來,

借光了七五年到八五年的這波全球經濟回暖行情,隻是一方麵,更多的還是沈皕這傢夥的個人能力確實強大,

無論是扶持華資企業收購英資洋行,還是彙豐在海外一係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投資,併購,真的牛叉到飛起。

同樣很可惜,這樣的一個牛人,彆說挖人家,就是想上門交個朋友,還得看人家的心情如何,合不合人家胃口,

嗯,倒也冇有用得著這位的,也就不需要上趕著去結交、巴結,最多以後彼此合作一下,搞個同行拆借之類的。

眼下最重要的,還是要給星海銀行找一個帶頭大哥,以蔡士怡的能力,是怎麼也帶不起這家銀行的,隻能是另外再想辦法從其他渠道招募。

-